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3年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 童敏教授:在情景化实践中探真知,循知识性脉络塑能力

时间:2023-10-17 17:07:31  作者:常海燕 陈崇兴  点击:

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科研发展能与国家和社会现实需求相协调,10月15日上午,特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童敏教授莅临我系,开展了以 “基层治理社会工作: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学理考察” 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童教授回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本土实践中有别于西方社会的不同发展历程及其对专业能力与知识框架提出的具体化要求。从1990年代初至今,社会工作在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的积极倡导下,走出一条以项目制管理方式实现基层社区多种需求的专业化道路,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后社会工作逐渐走向对服务资源化、可“定制化”的更高要求,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的发展路径可见一斑。来自社会实践层面的复杂性、动态化的日常生活需求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动员民众、灵活机动等多方面都需要社工从业者提升在生活经验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实践为本,以典型案例为模型,在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问题产生过程中尽快总结、提炼出实务应对模式,较为迅速的处理、解决问题,防止发酵、堆积、叠加,从而产生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社会矛盾。


童敏教授强调“人在情境中”的知识逻辑,相比课本上的西方式知识框架和“三大手法”的定型化技能培养,更亟需在具体生活实践过程中验证、反思、修正书本理论知识,重新提炼契合中国本土化服务情境的理论与实务模式。2008年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与愿景,对于社会工作提出的如上所述的新要求,社会工作教育显得颇为迟滞,国家赋予社会工作事业的新使命和重要社会责任亟需专业教育者和相关从业者都需要重视机遇、抓住机遇,尽快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讲座大约有来自本专业各年级的100多位学生参加,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搜积极与童教授互动交流,开拓了学术眼界。此次讲座为本系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陶冶了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情怀,为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也激荡了本系社会工作所有师生积极探索的愿望。


                           



                           



                           



                           



本次讲座由本系系主任常海燕主持,本学院副院长谭健烽于讲座结束后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并对童教授为本专业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表示真诚的感谢!

    

                           



                           



                           




图片提供者:2021级社会工作学生陆瑶瑶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