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与实务培训专题
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
2024年4月25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半,人文与管理学院健康社会学系特邀山西医科大学王志中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山西医科大学是全国第一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的医科院校,自2014年获批MSW以来,已累积10年的专业建设经验;医学人文方面的建设也走在前列,值得借鉴。
王志中教授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人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人文医学(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形成了包括人文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与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立体结构。
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黄祖辉非常重视此次研讨会,全程参研讨;副院长翟方明主持并代表学院欢迎王志中教授,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来自健康社会学系与文化艺术系的教师。
本次研讨会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与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与实务实习培训的交流与研讨;二是探讨医学人文发展中心的建设与特聘研究员仪式。
会议第一部分,主要由健康社会学系主任常海燕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建设情况,并针对本科专业的学分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实习实务培训请专家作针对性指导与研讨。
本环节重点研讨的问题包括:1.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如何让医学类课程更好的融入社工专业,夯实医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康/医务底色与特色;2.针对中央社会工作部以及省、市、县各级社会工作政府机构的成立,需要在课程体系培养上如何增强,能对应的扮演专业的社会职能,如增加党建社会工作、信访社会工作相关课程。3.社工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要通过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等途径实现,但针对目前的实习基地规划范建设、双导师制度的实施、毕业实习的规范化、制度化与自主性如何协调等问题,能达到实习与就业、研究生考试等不冲突,利于毕业生的最优方案。
针对上面三个重要问题,王教授给出了非常好的专业建设意见:1.医学类课程三大概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是必备的,但能给非医学类学生开设一门医学导论课最好,如果能聘请上课经验丰富、生动易懂的老教授也很重要;专业选修课部分,开设的选修课程最好与教师的研究方向与专业特色保持一致,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正向循化。课程体系中缺乏学科史的课程。2.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以及中央对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职能的行政要求,必须在课程和专业培养上给予重视与回应,山西医科大学社工专业开设了党建社会工作必修课。3.关于毕业实习,实习与就业、考研的确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山西医科大学社工专业在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之外设置了“课间实习”,后改为“暑期实习”,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弥补考研学生毕业实习不足的问题。但对于“暑期实习”的双导师都会根据制度。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黄祖辉院长、翟方明副院长,还有社工专业教师傅崇辉、朱祥磊、陈文华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会议第二部分,黄祖辉院长介绍了学校对“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的重视与医学院校的人文需求,并陈述了本学院如何建设“医学人文发展中心”的初步规划,强调了“医学人文发展中心”整合全校资源进行建设的必要性。
王教授热情介绍了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经验,设有医学人文教研室,并汇集医学、哲学、思政、历史、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特别是医学人文核心的7门课程:医学史(西医史)、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医学法学,需要统筹教学。
除了课程教学外,还在校园举办了大量的“医学人文月”活动,引发医学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关注与参与热情,如医学绘画展、医学人文知识竞赛等。
谭健烽副院长作为医学人文学科负责人,积极参与讨论并对王教授的回应深有感触,并表达了感谢。
会议最后,由黄祖辉院长代表“医学人文发展中心”颁发给王志中教授“特约研究员”聘书,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