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人文与管理学院219会议室,一场以“DeepSeek赋能学术研究:底层逻辑与选题创新”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学院青年教师贾栗博士担任主讲,聚焦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吸引了来自哲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多名教师及研究生参与,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贾栗博士从学术理论创新的五大模式切入,系统阐释了“理论应用型”“理论延伸型”“理论融合型”“理论比较型”及“理论形成型”创新的核心逻辑。他以“番茄炒蛋”为趣味案例,生动类比不同创新模式的特点,层层递进揭示了学术研究“从模仿到突破”的阶梯路径及其在DeepSeek中如何运用的方法论。此外,贾栗博士重点介绍了DeepSeek的“知识蒸馏”原理及其在选题创新中的实践价值,通过“AI理论创新”“AI文献综述生成”等案例,展示了AI工具如何赋能学术研究的效率与深度。
在互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AI工具的理论贡献边界”“跨学科理论融合的可行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有教师提出:“AI虽能提升效率,但过度依赖是否会导致学术原创性流失?”贾栗博士回应称,AI应定位为“辅助工具”,研究者需在技术赋能与独立思考间把握平衡。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黄祖辉教授总结时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学院“2025年学科创新计划”的延续,旨在推动学术研究范式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未来将定期举办类似活动,构建数智化驱动下的学术新生态。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接触学术AI工具的一手经验,更启发了跨学科方法论创新的思考。学院将继续深化技术驱动的学术改革,为科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贾栗 图/黄康土 初审/肖远 复审/杨永 终审/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