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桥接未来·经验赋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友职业路径探寻分享会”在教学楼A栋顺利举行。活动由辅导员张琦涵主持,特邀2005级校友李楠楠、2006级校友彭宝如担任主讲嘉宾,学院副院长翟方明出席,为23级、24级学生提供专业分流指导与职业发展建议。

图为分享会现场
深耕行业·传递智慧
彭宝如:跨界突破,以韧性拓路
作为北京天驰君泰(深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彭宝如校友以“从学生到律师的跨越”为主题,分享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背景如何助力其法律职业生涯。他提出职业发展的四大核心能力:“硬技能夯实基础、软实力提升竞争力、实践积累经验、差异化策略突出优势”,并寄语学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韧性应对挑战,开拓多元路径。

图为彭宝如校友分享
李楠楠:融合跨界,赋能时代
现任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之初杂志社社长、广东卫生在线主编的李楠楠校友,以“文科专业如何制造意义”为切入点,回顾了从媒体人到管理者的转型历程。他强调打破学科壁垒的重要性,倡导学生“融合跨领域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准定位”,并抛出深刻议题——“公共事业管理如何赋能时代?”,引发学生热烈讨论。

图为李楠楠校友分享
启迪思维·凝聚力量
翟方明副院长在总结中表示,两位校友的多元经历为学子提供了宝贵参照,并鼓励学生从分享中汲取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规划专业方向。针对“卫生法学”方向,翟方明副院长提出具体建议,强调“创新思维与学科深度融合”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号召学子以专业智慧服务社会发展。

图为分享会合影
反响热烈·激励前行
分享会现场互动频繁,学生纷纷表示活动“拓宽了职业视野,深化了专业认同”。2023级学生王同学感慨:“校友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专业并非限制,而是探索更多可能的起点。”活动虽已落幕,但其引发的思考仍在延续——这场关于职业理想与时代责任的对话,将激励更多学子突破边界,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图/张琦涵、仪嘉欣、仵乔乔 文/覃艺 初审/张琦涵 复审/肖远 终审/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