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至29日,生存质量测评及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世界华人生存质量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东莞校区召开,会议由世界华人生存质量学会、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联合举办,我校人文与管理学院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具体承办。
27日上午8点半,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陈文杰书记和香港中文大学黄韵婷博士主持,学校党委杨云滨副书记致开幕词。杨副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生存质量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学术精英和专家学者,是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是理论与实务的深入交融,将对生存质量研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会议以“生存质量测评及临床应用” 为主题,研讨中华文化对生存质量研究的影响,有力推进华人地区生存质量测评的合作研究、教育推广和成果共享。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万崇华教授用“广、深、新”概括了本次会议在往届办会成功经验基础上取得的新发展。
“广”指参会代表来源广、涉及领域广。此次参会人员达154人,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英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医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学术精英进行了3场WORKSHOP和4场大会主旨演讲。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23位专家分4个会场进行了8场专题学术报告,46位学者在FREE PAPER上做研究成果展示报告。
英国利茨大学的Paul Kind教授在做报告
“深”指会议内容有深度。现代测量理论中的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均有报告。
Fabio Efficace博士在做报告
“新”指会议注重新颖性,紧扣发展趋势,发掘创新研究,采用创新手段推广会议成果。此次会议不但涉及了大数据、患者报告结局等近些年的热点研究,还专门邀请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介绍其生存质量研究成果。
学术会场采取全程录像
近年来,万崇华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研制了涵盖16种常见癌症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s”和“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s”以及近30种慢性病测定量表,现已在全国100多家医疗机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出版的系列研究专著如《生命质量的测定与评价方法》、《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与应用》、《生命质量研究导论:测定·评价·提升》等,对提高我国生存质量研究水平,普及和传播生存质量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为我校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展现我校医学人文融合研究成果提供了契机,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心理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5月29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6生存质量测评及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世界华人生存质量学术研讨会成功拉下帷幕。(文/曾理斌 图/全鹏)
我校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万崇华教授在闭幕式上做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