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学术正暖。10月17日上午,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第14期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学院219会议室如期举行。健康社会学系陈文华博士以“在伦理、交换与功能之间:中国父代老年家庭的随迁逻辑与治理意涵”为题作报告,谭健峰副院长、万崇华教授及健康社会学系多位教师齐聚一堂,共话老龄化社会的家庭变迁与治理之道。

在人口流动与老龄化进程交织的当下,无数银发身影追随着子女的脚步迁徙他乡,构成了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图景。陈博士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以其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生动勾勒出中国父代老年家庭在随迁过程中的策略图谱,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伦理-功能-交换”三维互构的解释框架,为理解中国家庭的韧性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这份韧性背后也暗藏张力。陈博士指出,当传统的无限伦理责任遭遇现代社会的有限支持能力,当长期的支持投入面临保障体系的系统性缺失时,家庭便陷入了“不能承受之重”的困境。未来的治理必须从将随迁视为“家事”的旧思维,转向构建“国家-社会-家庭”协同共担的新格局。这些洞见引发与会者共鸣,现场学术氛围热烈。这些深刻洞见让在场教师频频颔首,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在交流环节,杨薇老师肯定了理论构建与问题意识,并就随迁策略图谱提出思考;钟柳青老师则对成果发表提出建议。思想的火花在对话中不断迸发,展现出学院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谭健峰副院长在总结点评中指出,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蕴含着深切的现实关怀。“从家庭叙事到政策视野,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家庭变迁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院持续为青年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跨学科对话,推动学术创新。(文/陈文华 图/黄康土 初审/肖远 复审/杨永 终审/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