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教学教改 | 学术科研 | 交流服务 | 党群工作 | 学生工作 | 管理制度 | MPA教育中心 | 校友联谊 
  首页
 滚动新闻 
 学院动态 
 左滚文章 
 
  滚动新闻    
铭记历史守初心 传承红色担使命 ——人文与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
2025-11-04 17:2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员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人文与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于11月1日组织师生党员赴深圳大鹏所城及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开展主题党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与沉浸式体验,引导党员同志赓续红色血脉,践行使命担当。

第一站:大鹏所城——追寻抗英将领精神丰碑

大鹏所城是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作为传承抵御外侮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历史课堂与文化地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在赖恩爵将军府第,师生党员们怀着敬仰的心情,通过展陈文物、历史影像与历史场景重现,深入了解了这位清代抗英名将的传奇一生,以及当地民众在抗英战争中展现的忠烈与英勇。

同志们深深凝望着赖恩爵将军生平展,慢慢勾画着对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认知。赖恩爵出身于“三代五将”的将门世家,曾指挥九龙海战,以三艘战船击退英军五舰突袭,取得鸦片战争首战胜利,其“剑痕犹在廊柱,忠魂永驻城垣”的爱国精神,通过府第内保存的振威将军匾额、木雕楹联等实物得以具象化呈现。同志们在“还我祖愿”纪念碑前,深切感受将军临终前仍念“收回香港”的赤子情怀,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

驻足于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特展,同志们目光穿透玻璃展柜中泛黄的书信与证件。从华侨青年敌后战场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到抗战胜利时日本投降的大字报,那些穿越时间与战火的笔墨,透过展柜橱窗里泛黄的纸张,用最大的决心表达“抗战必胜”,无不诉说着海外赤子“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赤诚。党支部书记揭志辉老师教育各位同志,从九龙海战的硝烟到南洋华侨的捐躯,从赖恩爵“剑痕犹在”的将军第到特展中“每件展品都是活的历史”,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连接古今、跨越海洋的永恒纽带。要以华侨先辈为镜,立志在新时代续写“万里同心”的壮丽篇章,让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永远闪耀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第二站: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传承革命精神火炬

午后,党支部成员前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曾生将军题写的北撤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重新回想起入党誓词的庄重誓言。通过参观六角琉璃重檐纪念亭、北撤指战员纪念墙及土洋村革命斗争纪略碑,系统学习了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正式建队后,这支英雄部队从“秘密大营救”的成功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及文化名人、救护美军飞行员,到指战员从沙鱼涌登舰北撤山东,这些英勇的举动既宣扬了党员及人民的英勇无私,又为解放战争储备了战略力量。大家通过名录墙镌刻的2100余名北撤人员姓名,深刻体会到“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报国为民、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

本次党建活动通过“行走的红色课堂”形式,以历史遗址作为生动的实践教材,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建引领的深度融合。经过这次学习,全体党员更加坚信以赖恩爵将军“剑指强敌、誓死卫国”的胆魄和东江纵队“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胸襟为榜样,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未来,支部将继续引导党员在传承中创新,在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先锋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文/巫婷婷、揭志辉 图/刘雅雯 初审/肖远 复审/杨永 终审/陈明)

关闭窗口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